“國子文脈 —— 北京國子監官師書法作品聯展”1月16日開展
來源: 發布時間:2023-01-15
作者:
打印
點擊:107
展訊:
國子文脈——北京國子監官師書法作品聯展
展期:2023.1.16—4.16
地點:國子監藝術廳
經過近一年的緊張籌備,由故宮博物院、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、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聯合舉辦的“國子文脈——北京國子監官師書法作品聯展”于2023年1月16日在國子監藝術廳隆重開展,1月17日正式對觀眾開放。
展覽介紹
《荀子·大略》云:國將興,必貴師而重傅。中華民族自古重視教育,認為“百年大計,教育為本”,而教育大計以教師為本。
中國的官學教育可追溯至先秦時期,至漢武帝時正式形成。之后,官學教育又隨著科舉制度的發展,逐漸與其結合,形成一套獨特的官學教育模式,也由此形成一批特殊的教育群體——官師。
“官師”一詞出自《欽定國子監志》,是指官學中的管理者和執教者,又稱作學官。他們既是廟堂上的肱骨之臣,執掌天下之事,又是中央官學的執教者,肩負為天下養士之責。他們履歷豐富、德行不俗,體現了“將教天下,必定其家,必正其身”的傳統理念。
北京國子監是元明清三代中央官學、最高學府,這里的官師是為國家培養人才的教育者,也是參與國家政務的中流砥柱。
北京國子監的官師們留有諸多書法作品傳世,書法多呈現中正、莊重的風格,在筆墨之間展現官師們的品行風骨和治國處世之道。
(1).jpg)
本次展覽由故宮博物院、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、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聯合舉辦,選取50余幅國子監官師的書法名作,結合拓片、手札、匾額等展品,以書法為媒介展示官師的執教經歷、興趣愛好、家族文脈和廟堂往事,將“書·人·事”相結合,共同展現官師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人生追求,從而體現中華民族“修齊治平”的傳統理念。
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微信公眾號、微博等官方平臺將推出關于《國子文脈——北京國子監官師書法作品聯展》的系列介紹,希望您持續關注,歡迎您前來觀展!
— 溫馨提示 —
本次展覽不單獨售票,憑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門票可免費參觀。